3月21日上午,学校于图书馆二楼报告厅举办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专题培训会,滨州职业学院副院长、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秘书、滨州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李明月教授受邀作了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专题报告。各部门班子成员及相关人员260余人参加了培训。党委委员、科研与规划发展处处长李波主持会议。
首先,李明月对诊改政策文件进行了解读,从《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到《关于印发< 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复核工作指引(试行)>的通知》(职教诊改〔2018〕25号]),从诊改目的、内涵、内容、指标体系、工作程序等方面梳理诊改政策的深化与工作重点逐渐聚焦于人才培养质量的过程;其次,李明月在学院诊改的层面阐释了高职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55821”架构:决策指挥、质量生成、资源建设、支持服务和监督控制纵向五系统,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和学生横向五主体,“8”字形质量改进螺旋运行单元,文化和机制双引擎,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平台。重点强调了两点:一是目标链和标准链建设,学校建设目标要分解落实到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五个质量主体,形成上下衔接的目标链,根据目标链制定标准链,形成上下贯通、横向联动的目标链和标准链体系。二是“8”字形质量改进螺旋运行单元,学校要在每个主体层面形成“8”字形质量改进螺旋,要把螺旋的大循环的每一个步骤(目标→标准→设计→组织→实施→诊断→激励→学习→创新→改进)和小循环的每一个步骤(设计→组织→实施→监测→预警→改进)的具体措施做细做实;最后,李明月以“8”字形质量改进螺旋的步骤为序,结合诊改复核工作,系统讲解了专业、课程和教师诊改的工作流程和具体内容。
李波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李明月教授的报告内涵丰富、信息量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强,参训人员要将报告的内容理解透彻,实践到位,要求各责任单位深度研究国家政策,严密部署每个环节,以敬业、负责的态度推进落实,切实促进学校的诊改工作。
本次培训对于学校做好诊改复核准备、顺利通过省教育厅的诊改复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质量监控与绩效考核办公室 张静)
